发布时间:2016-12-07 浏览次数:2290
2017年电子产业将迎来结构升级大时代
从产业历史看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崛起。1980-2000s,台湾在PC 和功能机时代培育了完整的电子产业链,成长为全球著名的科技“矽”。2007 年之后的智能手机时代,大陆也经历了与台湾相似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10 年后,大陆厂商利用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主动挤进国际客户供应链,率先从触控、结构件、天线、马达、玻璃、声学器件等技术壁垒相对低的元件突破,不断向包括芯片在内的复杂的零组件、模组、系统能力拓展,当前已基本培育出完善的智能手机制造产业链并拥有华为等国际一线品牌,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品牌机的半壁江山。与台湾在PC、功能机时代一样,大陆在智能机时代初步实现了“突围”。
消费电子明年重点看iPhone 的创新与国产手机的崛起。国内企业有望在苹果产业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零组件、模组到系统,国内切进的企业越来越多、分的蛋糕越来越大。苹果下一代产品iPhone8(暂定名)可能将是苹果创新集大成者,极有可能大卖,有望给国内企业提供更大的机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iPhone8 供应链新进入者及销量受益厂商。另外,国内手机品牌强势崛起成为近年消费电子行业的一道靓丽风景,以Oppo/Vivo、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牢牢占据全球手机出货量一线阵营且后续增长势头迅猛。我们认为供应链基础与市场优势是国内手机实现逆袭的基础,国产手机高端化升级与销量增长将继续给国内产业链带来巨大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明年手机较为确定的创新方向:指纹识别、无线充电、OLED、双面玻璃等产业链机会。
汽车电子——电子行业下一个皇冠。长期看,汽车智能化、网络化、电子化程度提升是发展趋势,且汽车单位价值量远高于手机,市场前景比手机更为可观,智能手机造就了电子行业上一个十年,汽车电子将是电子行业下一个十年的核心驱动力。短期看,科技巨头都在加紧布局、抢占地盘,明年model 3 量产、互联网巨头和传统车厂不断推出新车型,都是行业重要的催化剂。汽车电子产业链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度。
集成电路——芯片国产化趋势下的投资机会。芯片国产化对于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有重要意义,国家、地方政府有充沛动力去推进芯片国产化进程。我们看好集成电路两大机遇:(1)国家、地方大规模投资发展集成电路带来的产业链配套机会;(2)行业产业整合机会。
布局未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随着2013 年深度学习算法取得关键突破,AI 时代已逐渐开启,Google、IBM 等巨头通过收购优质初创公司与研发核心技术纷纷抢占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国内也将AI 列为十三五重大工程、重点布局领域。芯片作为AI 的基础,将充分受益AI 的兴起。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预计到2020 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 万亿、未来5 年复合增速为22%。传感器和MCU 等作为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势必会受益物联网大潮的爆发。
上市公司分析。我们给予电子行业“增持”投资评级,消费电子产业链建议关注欧菲光(002456)、歌尔股份(002241)、长盈精密(300115)、立讯精密(002475)、信维通信(300136)、超声电子(000823)等,汽车电子产业链建议关注沪电股份(002463)、苏奥传感(300507)、长信科技(300088)等,半导体产业链建议关注七星电子(002371)、上海新阳(300236)、大港股份(002077)等,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建议关注东软载波(300183)等。
风险提示。智能手机创新力度不足,汽车智能化进程低于预期。
1从产业历史看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崛起
从上世纪90 年代到2010 年左右的时间里,PC 个人电脑和手机的巨大成功造就了台湾地区电子产业的辉煌,这主要归功于台湾地区相比于日本和美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以及台湾电子产业自身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而台湾电子产业的成功为中国大陆电子产业的发展指引了道路,自2010 年智能手机爆发以来,中国大陆企业趁势而起,纷纷转接来自日韩、台湾的产能。中国电子企业实现了从粗放式的代工、山寨机的复制,到精细化管理、高技术含量、高效供应体系的转变。尤其是众多厂商进入苹果、三星供应链之后,在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管理的有效性方面大幅度提升。目前,中国大陆在电子产业的各个环节,已经具有了与台湾、日韩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1.1 大陆电子产业链在智能手机时代开始崛起
1.1.1 大陆电子厂商成功进入高端手机代表苹果产业链
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苹果的iPhone系列手机和搭载安卓系统的HTC 与三星手机是智能手机的代表。但是,在2010 年以前,大陆厂商并没有受益太多。
2010 年之后,得益于自身在功能手机时代积累的技术和代工经验,同时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支持政策,大陆电子厂商开始逐步进入苹果和三星等高端手机的产业链。
2017年年度投资策略:迎接电子产业结构升级大时代
在2014 年的苹果iPhone6/6Plus 中,产品设计在美国,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在日本,由韩国企业提供核心存储芯片和显示屏,台湾和大陆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企业进入苹果的供应链体系,这正说明中国电子企业的实力越来越强。
根据Comparecamp 的统计,苹果2014 年的iphone6 在全球范围一共有748 家供应商,其中中国大陆占据了349 家名列榜首,成为了苹果产品的核心代工地区。
2017年年度投资策略:迎接电子产业结构升级大时代
1.1.2 智能手机的爆发助力大陆电子企业的崛起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市场,中国品牌也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智能手机厂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不是来自美国或韩国的厂商,而是中国和印度的小型智能手机厂商在新兴市场中出尽了风头。来自中国的Meizu、Vivo 和Oppo 增长率均超过100%。更成熟的品牌,如华为,中兴通讯(000063)等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长数字。
根据半导体市场跟踪机构IC Insights 发布的2016 年IC 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手机厂商出货量全面爆发,预计在全球前12 强中占据8 强,表现十分抢眼。
2017年年度投资策略:迎接电子产业结构升级大时代
受益于智能手机爆发的红利,中国大陆电子类企业保持高速的成长趋势,在电子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都实现了快速的厂长,同时也诞生了许多在全球排名靠前的企业。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一主题:工业互联网将显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 |
上一主题:智能家居改变市场格局 民用安防市场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