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2 浏览次数:10147
政策加持大数据产业 数据应用成布局要点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建设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数据服务已经成为常态化、精准化的基础内容,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任务。
政策加持大数据产业数据应用成布局要点
数据已经成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的资源。最近几年来,我国数据拥有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9月份,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了55.6亿G,固定宽带介入时长达到42.7万亿分钟。数据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型互联网企业已经将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网络社交、电商、广告等,电信金融基于大数据推出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新的应用,各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提升自营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新的应用模式。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表示,明年大数据依然是最热门的技术。大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得到了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前不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就是指导和规范未来十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当前,已有多个省区市专门出台了大数据相关的政策文件,十余个地方专门设置了大数据管理部门,许多地方正在制定或者已经发布了“十三五”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规划,为大数据应用创新发展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目前在中国大数据产业投入最多的是政府,作为中国最大数据的拥有者,最财大气粗的投资者,最具有资源的市场参与者,中国政府的入局无疑是好事一桩。如果政府可以有效利用手中的数据,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后,利用其进行资源的配置、重大经济决策、市场未来趋势预见、经济风险提示、产业管理、投资管理、财政费用管理等,将会更有利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技术干预、行政管理、资源配置、财富分配。同时也有助于政府提高对公共事务包含社会福利的管理水平。
但是,事实上,当前很多政府参与的大数据产业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搭建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利用政府具有的资源,委托研究机构搭建政府主导的大数据生态圈,让企业将数据提供出来,政府通过产业机构来帮助企业分析数据,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
其二就是委托具有大数据技术的公司,利用互联网公开的数据和政府拥有的数据进行舆情监控,了解自己重视和关心的焦点问题,关注社会群体的舆论行为、社交行为,以及区域电商交易行为、服务投诉行为等等。
其实以上两种方式都并不十分妥当,第一种明显是过度参与市场,政府应该制定规则来帮助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而不是作为运动员参与产业发展;而第二种虽然有部分积极意义,但是产生不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政府在大数据产业的定位应该清晰,千万不要成为产业的主要参与者,应该从保护产业和个人、商业信息角度出发,成为产业规则制定者,产业技术投资者,大数据技术公司的投资者。政府应该公布自己拥有的、不涉及国家利益和个人隐私,可以公开的大数据,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土壤和阳光。
大数据产业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的朝阳行业,但各个企业不要过于冒进,进入这个产业的企业应以技术和数据为基础,才能够创造价值,通过大数据这个工具帮助和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数据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加快推进,深刻影响着时代发展的进程。大数据与任何一个行业深度融合,都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政府应该打破主要大数据公司对数据的垄断、要求大数据拥有的公司将可以公开的数据公开,在保护客人和企业隐私前提下,为大数据产业提供数据来源。政府可以作为技术伯乐,推动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成为大数产业发展的助推火箭。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一主题:工业互联网将显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 |
上一主题:东南亚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强劲 年均增长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