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8 浏览次数:3434
艾礼富Alef远距离报警系统中低功耗RS485的应用
485中继器中继器是光隔离的RS-485/422的数据中继通信产品,可以中继延长RS-485/422总线总线网络的通信距离,增强RS-485/422总线网络设备的数目。可以将485总线进行光电隔离,防止共模电压干扰。可以支持RS-485总线与RS-422总线的自动切换。
特点
485总线中如果485传输线达到一定的距离,而且处于复杂的外部环境,从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电磁感应等外部干扰。中继器中的高效的防雷管可以有效地抑制闪电(Lightning)和ESD,并且提供每线600W的雷击浪涌保护功率。可以吸收外部环境的电磁感应等外部干扰。从而保护485总线的稳定性。
由于485总线传输距离的延长,或者485总线中的485设备的增多,会使得485信号不断的衰减,最后可能导致485总线不稳定甚至不能使用,485总线中继器可以对已有的485信号进行增强和放大,增加RS-422/RS-485总线网络中485设备的数目。
在现场施工当中,由于485总线的距离比较远,在其中形成了电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干扰,导致稳定性降低。485总线中继器的光电隔离器能够提供3000V的隔离电压,可以有效的将485总线相互隔离,防止共地干扰。其中的DC/DC模块,可以将两端的电源完全隔离。从而实现完全隔离。
485中继器采用专业的I/O电路,使用数据流向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判别和控制数据传输方向,无需更改软硬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RS-485总线与RS-422总线之间的切换。采取零延时设计,传输速度快。自动侦测串口信号速率,无需设置串口波特率。
485总线要求485设备要离总线主干尽可能的近,使用485总线中继器,可以将总线拓扑结构改成“T”型拓扑结构,方便现场施工。
485光隔离中继器采用全金属外壳,防静电,抗干扰能力强。
参数
接口特性: 串口符合EIARS-232/485/422协议
电气接口: 串口接口位DB9接口
传输介质: 超五类双绞屏蔽线或者485专用线
工作方式: 异步工作,点对点或多点,2线半双工,4线全双工
使用环境: 温度:-20℃——60℃,湿度:5%-95%
传输速率: 300bps-115200bps
保护等级: 600W浪涌保护,15KV静电保护
引脚定义
R+ RS-422接口接收正端
R- RS-422接口接收负端
T+ RS-422接口发送正端
T- RS-422接口发送负端
485+ RS-485接口正端
485- RS-485接口负端
GND 电源地(近端接地点)
在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RS485收发器被广泛使用。RS485收发器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接收器具有高的灵敏度,能检测低达200 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使用RS485总线,一对双绞线就能实现多站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它的设备简单、价格低廉、能进行长距离通信,故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果工程需要更长的通信距离,超出RS485接口能够提供的可靠传送数据范围时,单一的RS485通信控制芯片对就无法完成了。这时,必须在传输线路中增加中继器。
笔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微功耗的RS485中继器,经实地测试,通信距离可达原来的1.8倍。
1 中继器原理
其中,U1和U2是中继器的收发芯片对,负责数据的收发或发收,采用Sipex公司的3 V低功耗芯片SP3485,单片待机时电流为10 μA,其他逻辑电路均采用HC型,待机电流2 μA,大大降低了系统功耗。
低待机电流和真失效保护是该应用的两个关键特性。RS485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标准,必须控制好总线的收发状态。当RS485输入开路,或者已经终端匹配且没有驱动的情况下,U1和U2将使其接收端输出(RO)为高电平。在差分输入端A1和B1处,如果有输入的字节数据时,则在U1的RO端将产生一个电压跃变,由触发器74HC74及与非门74HC00组成的状态机在RO的下降沿锁定为ON状态。状态机将U2的驱动器使能引脚(DE)拉为高电平,使输入数据字节从U2以RS485电平转发出去。
状态机一直监视RO引脚的电压跃变。当一个数据字节传输完成时(当在一个内定的时间间隔内没有下降沿加在状态机上时,即表示字节传输完毕),状态机自动复位,并等待任何一侧接口上的下一个数据字节。
一帧数据到达U1后,被转发至U2的A2端口和B2端口输出。在最后一次跳变700 μs后U2释放其输出。其他的时间延迟可以通过调整图1中的R1/C1和R2/C2得到。
同样,如果一帧数据到达U2后,将被转发至U1的A1端口和B1端口输出。这样就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并且由于中继的原因,理论上通信距离会增至原来的2倍。
2 测试结果
使用泰克示波器TDS2012观察接收和发送端的波形,并加以存储分析,如图2所示。
其中,垂直刻度为1 V/格,水平刻度为400 μs/格;上部波形表示一帧数据到来,中间和下部波形分别表示被转发至B2和A2。由图2可见,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很陡,说明数据电平比较规范,失真度很小。并且由于采用了状态机结构,能够自动识别数据传输方向,比采用软件控制方向更加方便、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另外,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波特率应尽可能低,因为过高的波特率将致使传输距离受限。由于传输线的欧姆阻抗、集肤效应等损耗引起信号畸变,从而通信距离受到限制。从实验结果总结看,有中继器的数据传输波特率不宜超过14400。增加中继器后通信距离为原来的1.8倍。
功耗方面,在没有数据传输的待机状态,用微安表测得整机功耗电流约为22 μA(供电电压3 V)。
结语
在对RS485总线理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了一种完全由硬件组成的RS485中继器。经过实地测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采用了3 V的低功耗芯片,使它非常适宜工作在电池供电的场合。这对于单片机及其他系统的长距离通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一主题: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的安全构造 |
上一主题:智能家居发展的几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