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2 浏览次数:2410
艾礼富Alef讯:人工智能在海关口岸的应用现状
当前,很多国家都在想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服务效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唯一“通道”即海关口岸,在这个“通道”中,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不管是人、车还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海关口岸流动人口较多、密度大;另外口岸管理部门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面对快速流动、高密度人群中的犯罪分子,无法快速排查与识别等。
一、海关口岸人工智能应用情况在这其中,主要包含三大块问题。
(一)对于大数据存储和管理问题
口岸每日采集的数据是否可以储存三个月或者是一年时间?每次采集的数据如何建立大数据库,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并能使该数据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对接?
(二)对于人员管理问题
应该选择怎样的算法才能对所有进出口岸人员进行识别、筛选和排查?是否可以对不同人种或者明显特征的人员识别并筛选?是否可以在人员高密集、流动强地区以最少的人力基础及非介入式的方式进行排查工作?
(三)对于车辆管理问题
每日口岸车辆的流量达到4万,对车辆合法性、车内危险品和偷渡藏匿人员的排查和检测工作量大。车辆管理包含小车、客车和货车三类。(包含载人和空车)。车辆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需求。是否有设备对小车进行车牌识别和车内危险品、人员藏匿、一分钟快速、精准排查,确保车辆合法性、安全性?是否有设备对出境车辆在检查期间防冲撞的防范?是否有设备可以远距离并穿透玻璃进行排检?对于空载的货车或客车是否有设备可以进行对危险物品和偷渡人员的无辐射、快速检测?
而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建立智能化人脸识别分析系统解决。
人脸识别分析系统能对通行人员进行人脸抓拍,并实时与数据中心的“黑名单库”进行比对,对于进入中国的所有人员,都会全部抓取。偷渡、走私在每个国家、每个口岸都存在着,很多国家都还是采用X光机进行扫描检查,但这里面的辐射都人体有很大伤害,现在通过视频可视化、对数据的智能分析,自动判断并实现与口岸综合管理平台的联动处置,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大库检索平台,并进行长时间的自动抓拍、人脸存档,有效保留人员的人脸图像,以备事后的查询。
另外针对车辆,对进出口岸的车辆建立信息档案。考虑到摄像头24小时运作,晚上大灯照在摄像机上面,画面无法显示,因此停车场入口摄像机还要做逆光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除了硬件和宽动态处理,更多的是在后台利用算法处理;再者,可以覆盖车流量监控技术,货车查验通道管控设施建设。
口岸车辆检查通道安全管控措施是指除了所涉及的每条车辆检查通道部署的管控措施外,还可结合出入境货车查验特点,针对货车查验通道额外部署关于车体藏人检测的相关管控措施,具体可以结合货车结构,增加车底、车体、整流罩藏人检测等技术手段。
据了解,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解决方案的确帮助政府管理人员解决了不少难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
从集成商和用户那边得到的一些反馈来看,很多解决方案在平台上应用都很不错,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有很多问题。前端采集能力不够、视频的动态人脸识别不理想。目前很多解决方案在视频中的动态人脸的采集与识别成功率不到50%,提升空间还很大。比如说在监狱看管问题上,监狱有个明文规定,每隔半小时就要点次名,每到这时候,狱警就很头疼,一个监狱两三千个摄像头,没有哪个监狱值班人员愿意在平台前坐上七八个小时去鉴定视频监控抓取的准确度。
如今很多大型产商的监控摄像头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管里面的人走到哪里,它都能很好的识别,出现问题会及时报警。所以说,以后的类似方案最少得做到三点:能听、能看、能讲,要不然离智能化还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现在很多安防厂商都在做基于人的防控系统,但忽略了一个方向——环境安全的综合防控。这其中涉及了很多问题,水资源安全、山体安全、气候安全等等,这些细分领域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应用问题。现在很多行业部门都需要安防企业,比如水利部门需要对9大库区、16条河流的沿途水质进行监测,高铁的沿途桥梁也需要加装视频监控防护系统等等,但这些目前还很少有企业在做。
据了解,国家十三五就提出了针对环境安全的相关解决办法,包括全面关闭电镀厂等。如果现在有智能监控系统能自动地监测、分析土壤、水质等问题,聚焦大安全体系,这无疑是相关企业的又一大发展契机。
我国平安城市的建立自911事件开始到2008年结束,之后由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如今很多城市传统的设备已经老化、损坏,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努力提供一个统一的360°的整体解决方案,去更好地分析判断提升社会安全性。
二、国外人工智能在海关口岸应用案例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财务省将开始利用人工智能(AI)和小型无人机来防治毒品和爆炸物等违禁品走私。人工智能将用来检查进口货物和随身行李,无人机将用来从空中监视可疑船只。日本2017年度将开始在部分海关进行实验,计划在2020年举办东京奥运会之前全面导入。通过先进技术弥补海关的人手不足,强化口岸安检对策。
在日本的行政机构中,虽然国土交通省已开始利用无人机在公共事业的建设现场进行测量等,但利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的趋势仍是刚刚开始。访日外国游客在最近10年里增加到3倍,而海关工作人员只增加了6%。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2016年11月表示,“将通过(海关的)机械化来弥补人员短缺”,透露了优先导入先进技术的想法。
日本机场和港口的海关人员在进行审查时,通常通过X光安检仪等设备寻找非法药品和爆炸物等可疑物品。作为海关的上级机构,日本财务省为了辅助目视检查决定导入人工智能。
日本将利用人工智能读取此前积累的图像数据,通过X光照片排查可疑物品。此外,还将分析海关在货物进出口和旅客出入境时取得的数据,判断在哪些情况下走私的可能性高。
随着廉价航空公司(LCC)的普及,尤其是来自亚洲的深夜和凌晨航班正在增加。日本财务省希望在工作人员较少的时段也能缩短检查时间,便于访日外国人顺利入境。
此外,财务省还将引进无人机,加强港口周边的走私监控。设想动用装有摄像头的无人机在日本近海巡逻。与目前使用巡逻船的手法相比,无人机被认为有望降低成本并提高应急能力。近年来,在日本近海将毒品等换船后进行走私的案例正在增加。
在海关人手短缺的同时,毒品和黄金的走私正在增加。毒品等违法药物和黄金在日本国内被非法买卖,有可能成为恐怖组织等非法机构的资金来源。日本财务省将通过无人机强化海关的监控体制。
在海外其他国家,在海关和出入境审查环节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趋势也在扩大。美国正在推进导入人工智能入境审查系统,同时也在开发其他无人设备。
巴西为应对2016年夏季的里约奥运会,在海关引进了面部识别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以数据库为基础发现犯罪嫌疑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一主题:工业互联网将显著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 |
上一主题:艾礼富Alef讯:以生物识别技术推动多行业创新与变革 |